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搭建平台 视频会诊 CT筛查

发布时间:2017-07-14 

“人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不去拥有。”《滚蛋吧 肿瘤君》留下这句经典台词,熊顿最后微笑着离开了。但是,如果癌症能及时防治,生命会减免一些痛苦,留下更多的美好。近日,市海沧医院挂牌成立了福建首家肺结节诊治分中心、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示范基地,该机构将会给肺癌患者带来福音。
建立医学示范体系
在海沧医院,肺癌患者被发现时多数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肺癌防治联盟主席白春学说:“去年,中国肺癌的发病人数为73万余人,死亡人数为61万多人。这样高的死亡率,诊断偏晚是最大的因素。要想改变这样的状况,患者在肺结节阶段就应及早发现和治疗。”
对此,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及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示范基地以厦门市海沧医院为依托,联袂院内呼吸内科、胸外科、肿瘤科、放射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相关学科的综合防治力量,带动厦门市及周边地区对肺结节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据悉,市海沧医院今年2月起就与上海呼吸病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搭建物联网分级诊疗平台,建立了与该所所长白春学教授为首的国际呼吸专家的战略合作机制,同时建立基于物联网医学的呼吸疾病筛查、肺结节防治、肺癌诊疗的完整物联网医学示范体系。这一模式,在全省也是首创。
患者可以视频就诊
6月28日下午,在海沧医院物联网分级诊疗室,白春学教授通过视频,对正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肺疾病患者进行现场诊疗,对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海沧医院院长姜燕介绍,今年4月起,医院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联合对全区2000多名市民进行肺疾病筛查,上转肺功能异常的1144名患者,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其中不少病患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到海沧医院进行治疗。海沧医院还特别设立了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工作室,及时发现社区患者的疾病进展;病情较为复杂时,还可实时通过物联网医学技术,预约上海甚至美国的呼吸专家在线视频,进行联合会诊。也就是说,海沧辖区的基层社区卫生机构、海沧医院,与上海呼吸病研究所专家库,甚至是与美国的呼吸专家库实现了远程诊疗,三级联动。
可发现早期肺癌
肺部疾病的检查,多是通过胸透或者拍X光胸片来检查,很可能漏掉一些难以发现的小细节。对此,姜燕建议,低剂量胸部CT是发现早期肺癌的惟一可靠方法,尤其是烟龄长和烟量大的人群,更应该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
很多人担心用CT筛查肺癌会摄入很多射线,其实,肺癌筛查是低剂量的螺旋CT,射线是正常射线量的1/6,也就是连续6 年,每年做一次CT筛查,辐射剂量跟平时一次CT的剂量一样,对于健康也没有什么影响。
肺癌虽然可怕,但是可防可治。姜燕表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按时体检,进行规范化的诊疗,都是预防肺癌的有效手段。随着肺结节诊治分中心、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示范基地的建立,靶向治疗和综合治疗也在广泛开展,肺癌在向慢性病方向发展。将来,肺癌也和其他良性病一样,通过服药就能控制疾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