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全新“阳光海景病房”,练“内功”改善就医环境,
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百年海沧医院焕发夺目新风采
2017年3月3日·海西晨报· 第A18版 · 名医周刊
晨报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夏华珍
提到阳光、海浪、沙滩,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估计都是环岛路。许多人并不知道,厦门有一家医院,它的每间病房都是“阳光海景房”,患者在病房里就能享受阳光、欣赏海景。这家医院就是厦门市海沧医院。
去年年底,海沧医院新的综合大楼正式全面启用,使得这家有着119年历史、也是海沧区目前惟一的市属三级公立医院,焕发出新的活力。不仅如此,海沧医院近些年发展势头迅猛,正以全新的姿态进入大家的视野。
今天,记者就带您去感受一下这家“老”医院的“新”风采。
亮点一
“海景病房”
设施贴心
海沧医院对患者最贴心的安排,首先体现在病房的朝向上:新综合大楼所有的病房都朝南,而医务人员工作区则全部安排在北边。
据悉,新综合大楼的南面,阳光充裕,紧邻湖、海,病人躺在病床上就能将窗外的秀美景色尽收眼底,这样高大上的病房真可谓名副其实的“阳光海景房”。
骨科病房里的患者陈先生说:“住在这种病房里,首先心情就好了几分!”
在细节设置上,医院也温暖贴心:病房设计为流线型,视线所及柔和顺眼;卫生间配备了紧急呼叫按钮;每层楼道均增加了扶手,并进行防滑处理,确保安全;配餐室里的开水机、微波炉等设备一应俱全,方便快捷。
此外,每间病房门口和病床床头,都安装了液晶显示屏,可以非常清楚地显示每间病房或每张病床的责任医生、护士等信息。
亮点二 苦练“内功”方便市民就医
为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提高服务质量,海沧医院积极“练内功”,新大楼无论从功能设施、布局,还是就医环境、方便病人等方面,都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方便快捷就医”的理念。
步入门诊大厅,就是显眼的“咨询台”,人文气氛浓厚。大厅空间宽敞,人员流动畅通,色调清新优雅,令人耳目一新。大厅里设立医院服务中心,推出多功能便民措施,包括咨询、导诊、投诉、陪检、预约,还为患者提供拐杖、轮椅等,协助患者解决在医院遇到的各种难题。
此外,大厅还安排了挂号收款、出院结算、住院登记、门诊中西药房等窗口,患者在大厅即可办理多项手续。大厅内既有直梯又有电扶梯,患者就诊和检查相当方便。100台自助机分布在收费大厅及每个门诊楼层,实现自助挂号、充值、结算、打印报告单等功能。门诊室大幅度增加,实现“一患一医一室”;各诊室外全部安装液晶显示屏,科室、出诊医生等信息一目了然,候诊区空间也都明显扩大;检验科、超声影像科、心电图室与诊区相邻,不必跑上跑下就能完成检验,CT、MR、DSA等医技检查也全部配备齐全,给患者营造出舒适又私密的检查空间。
亮点三 不断加强软硬件方面投入
海沧医院新投用的综合大楼属省市重点工程,主体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集门急诊、医技、住院于一体,共设计楼层19层。投用后,医院实际可开放床位将达千张以上,日均可接诊达5000人次。
目前,医院医疗设备齐全,拥有美国GE核磁共振、飞利浦64排螺旋CT、西门子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机(DSA)、麻醉手术室中央监护系统;ICU中央监护系统;全套进口腔镜微创手术设备;数字X线影像系统、彩色多普勒三维超声仪多台;多尼尔碎石机、全省首台美国科医人钬激光治疗系统、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系统;远程病理会诊系统及血透仪等高精尖仪器。
医院将倾力做好JCI医院认证评审工作,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以创建三甲医院为抓手,加强人才建设和引进,强化学科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已拥有一批专业人才队伍的基础上,注重引进高级职称医疗人才,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引进著名医院专家团队,促进医院骨关节运动损伤、微创外科、微创妇产科、疼痛医学科、神经科(脑科)、创伤救治、重症医学等特色专科的重点发展,力争在2020年基本达到三甲医院水平。
为更好满足辖区居民就医需求,医院加大软硬件投入力度,不断新增开放诊疗项目。加快血透室建设,方便海沧患者就近治疗;设立超声孕期诊断中心,应对二胎、新生儿畸形、病理产科病例增加的状况,减少残疾儿童出生;应对交通事故的重症病人不断增加,强化急、危诊重症救治;开展介入治疗项目,如肿瘤介入、心血管介入、呼吸介入;强化妇产科能力建设,开展妇科盆底治疗;强化康复科、老年科、医养结合等能力的建设。
市民心声
医技水平高
看病又方便
家住海沧的李先生告诉记者,10年前,他还未退休,在工作岗位上一次意外受伤后被送进海沧医院。很快,他就被医务人员耐心、细致的服务打动了。“(医生)对我的伤情讲解非常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先生痊愈出院。
后来,李先生不断推荐家人、朋友去海沧医院看病,他们也都满意而归。李先生说:“我是海沧医院发展的见证者!医院越来越大,医疗水平越来越高,就医方便又舒适,我想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看病。”S7303018
厦门市海沧医院
2017年3月3日·海西晨报· 第A18版 · 名医周刊
海沧医院虽然在2013年4月19日才恢复独立建制,但医院历史却十分悠久。医院前身是始创于1898年的鼓浪屿教会医院,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以下是海沧医院的历史年轮:
1898年,美国教会创办鼓浪屿救世医院;
1958年,救世医院与鼓浪屿医院合并,成立新的鼓浪屿医院;
1983年,成立血透室,成为福建省最早成立血透室的三家单位之一;
1993年,在闽西南地区率先开展同种异体肾移植术;
1994年,在闽南地区率先开展电视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同年12月在福建省首次开展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1998年,鼓浪屿医疗资源整合至海沧,组建厦门市海沧医院;
2003年3月,成为厦门市抗击“非典”惟一定点医院;
2013年4月,厦门市海沧医院独立建制,成为海沧区惟一的市属三级综合性医院;
2013年7月,厦门市海沧医院揭牌及二期工程开工奠基,市卫生局与海沧区政府签订共建海沧医院的协议;
2016年10月,医院二期新综合大楼全面启用。S730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