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共创“美丽厦门” 添彩“活力海沧”

发布时间:2015-02-05 

海沧医院全景图。
海沧医院全景图。
海沧医院多举措鼓励医务人员主动服务患者。图为儿科方枚主任在鼓励患儿。
海沧医院多举措鼓励医务人员主动服务患者。图为儿科方玫主任在鼓励患儿。
志愿者“故事妈妈”王欲荷,正在给患儿讲故事。
志愿者“故事妈妈”王欲荷,正在给患儿讲故事。
在“品管圈”活动中,手术室护士在对手术器械进行例行清点。
在“品管圈”活动中,手术室护士在对手术器械进行例行清点。
海沧医院去年引进的功能最齐全的飞利浦128层64排螺旋CT。
海沧医院去年引进的功能最齐全的飞利浦128层64排螺旋CT。
在糖尿病日活动上,夏燕华医生在给患者及家属科普糖尿病防治知识。
在糖尿病日活动上,夏燕华医生在给患者及家属科普糖尿病防治知识。

  [ 前言 ]

  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海沧医院从创建于1898年的鼓浪屿“救世医院”开始乘风破浪,开启了百年救世的峥嵘历程。海沧医院自2013年4月19日恢复独立建制以来,短短的近两年时间,在办院规模、医疗水平、学科发展、人才梯队建设、科研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所有着百年悠久历史的市属三级医院,按照市委市政府、市卫生计生委的部署,围绕海沧区委、区政府“美丽厦门 活力海沧”的工作主题,从人文关怀、建立慢病管理体系、大力投入医疗设备等层面多举措并行,做到让患者、医务工作者“双满意”,正努力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

  引才加速学科建设

  两级财政支持医疗设备

  为了帮助独立建制后的海沧医院尽快提升人才、设备的“软”“硬”双项实力,厦门市财政、海沧区财政都为此投入了大手笔。

  二期工程启用在即,海沧医院人才短缺问题更加突显。对此,该院一方面利用厦门人才引进政策和双主任制度,积极引进高级人才,逐步解决高层次人才稀缺的短板问题,目前已引进1名博士和3名正高级别的专家,2015年计划再引进高层次人才20余名;另一方面通过2014年春季、秋季招聘,录用百余名新进员工,2015年计划录用百名左右新员工,为二期工程的启用做好人员储备。

  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该院前后共投入5500多万元用于购买设备,除购置一般的诊疗设备外,还引入先进的大型医疗仪器设备,包括飞利浦128层64排螺旋CT,美国GE E9、GE E8、S8、东芝Aplio400智能超声波诊断仪;最新一代德国多尼尔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西格玛、美国“科医人—双子星”钬激光碎石切割系统、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系统、全套的“安多美达”尿流动力学检测与生物反馈治疗系统;国内首台CV-290系列高清荧光支气管镜系统和多用途消化道内窥镜诊疗系统等。

  据海沧医院院长姜燕介绍,该院还将于今年引进价值千万的最新1.5T核磁共振。她表示,这些高精尖设备的加入,将极大地提高医院的综合医疗救治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深层的医疗服务,也为海沧医院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发展新技术上,该院为促进医院及科室可持续发展,各科室争相开展新技术,如呼吸内科开展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和矽肺,并利用电子胸腔镜对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开展诊治,填补了医院的空白;耳鼻喉科引进了睡眠监测系统、电子喉镜系统、手术显微镜及美敦力鼻动力系统和耳动力系统,使该院能够全面开展耳、鼻、咽喉及头颈科手术及相关治疗,特别是鼻内镜下额窦手术,在厦门市同行业中具有优势地位。

  同时,为促进医院持续、有序地发展,海沧医院还特别邀请复旦大学医院管理教研室为医院制定2014-2020年发展计划,最终明确医院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为:在厦门市、海沧区两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秉持“大综合、小专科”的发展方向,努力建设成为具有800张床位、能提供高质量专科化医疗服务的公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以满足多层次医疗服务的需求,并成为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

  转变理念改善流程

  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为了提高两个满意度,海沧医院通过组织各种形式座谈、住院病人电话回访、住院病人问卷等方式,努力查找自身不足,切实落实各项措施,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在改善流程方面,该院医务部与各临床科室重新梳理患者就诊流程,想患者之所想,在保证医疗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简化流程,出台“有计划出院”制度,提前1天准备好患者出院手续,避免患者等待及来回奔波。

  每季度开展病人满意度调查活动,不定期在门诊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了解就医患者所需所想、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医德医风、医疗质量进行动态监测、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进而提高病人满意度。

  在临床科室与行政科室之间,在制度落实、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每个季度开展“服务大家评”,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带动医院服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对窗口科室服务人员强化培训。邀请专业人员对窗口服务人员从着装、体态、表情、语言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通过暗访、对病人进行现场满意度问卷调查、服务人员不记名打分等形式,加大考核力度,督促窗口服务人员进一步转变服务态度。

  在门诊楼入口处特别增设“医院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投诉、复印、盖章等一站式服务,完善病人投诉接待协调处理工作制度,避免患者来回奔波;加强门诊大厅导医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导医疏导病人的作用,有效解决和分流就医高峰期的秩序问题。

  切实加强慢病一体化管理

  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工作

  随着“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深入推动,厦门的慢病一体化管理、分级诊疗模式已成为“美丽厦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市海沧医院作为首批接入分级诊疗协作平台的试点单位,更加积极地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帮助海沧区的社区服务中心实现对居民慢病的健康管理。

  现年52岁的陈女士就享受了这个一体化的慢病分级诊疗系统。她患糖尿病长达15年。过去每次就诊,她要坐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到海沧医院,现在她只需走五六分钟,就可以到家门口对面的社区服务中心看病了,这里既有全科医师,也会有海沧医院的专科医生定期过来出诊,确实很方便。海沧医院内分泌科的夏燕华医生,基本每周会来社区坐诊一次。同时,在夏医生的介绍下,她还加入了 “糖友网”,享受慢病的全程管理,如果陈女士病情有波动,慢病健康管理师、全科医师会及时将她转诊到海沧医院专科门诊,待陈女士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医生又会及时反馈给慢病健康管理师、全科医师,让陈女士转回社区服务中心就诊。这既能有效控制陈女士的病情,又能为陈女士看病提供便捷,达到三方共管、分级诊治的最佳状态。

  据介绍,自独立建制后,厦门市海沧医院医务人员就开始着手“传、帮、带”对基层社区全科人员开展慢病诊疗培训,该院医生去社区坐诊时会邀请全科医生共同出诊,医生正常在海沧医院看门诊时,也会邀请社区医生前来共同学习,共同提高慢病患者的管理与治疗。同时,海沧医院积极协助社区信息部门建立慢病管理系统,一发现有患者确诊糖尿病,就将患者资料输入市卫计委创设的“糖尿病病友全程保健网”(简称“糖友网”),建立患者个人档案,并由社区服务中心专门的慢病管理师进行追踪管理。实现对慢病患者在“院前”健康管理、“院后”疾病管理、“院中”诊断治疗的医疗服务新体系,实现慢病的防治结合,服务百姓。

  “品管圈”整改两周

  手术室器械损坏、遗失少了七成

  为促进海沧医院护理质量的提升,在护理部积极部署下,各科室护理单元以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宗旨,广泛开展“品管圈”(又名“质量控制圈”)活动,整改全院护理质量,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手术室的王天天告诉记者,2014年上半年,全院护理人员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接受前期培训后,手术室选定9个人成为质量管理小组,经过投票选定“提高手术器械完好率”为课题,通过2周时间的整改,将手术室容易出现的手术器械损坏、遗失等问题减少近七成。“小组制定对策,做好手术器械图册,每个手术包都有对应的图册,每次清点对照图册避免器械遗失。另外,提前备好润滑油、备用手术器械,避免拖延患者手术时间。”她告诉记者,经过两周时间的整改,提高手术质量,还给医院节约成本,让手术团队的凝聚力也大大增加了。

  最终,手术室的“协力圈”—主题提高手术器械完好率获得海沧医院“品管圈”活动二等奖。手术室、内一科、普外科等七个科室共八个课题还向全院护理人员分享了“品管圈”活动的过程。精彩的汇报让全院护理人员都感受到了“品管圈”的无穷魅力,促进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鼓励科室运用创新性的评判性思维,从细节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扬长避短,持续改进全院护理质量。

  志愿者奉献关怀和爱心

  搭建医患间的沟通桥梁

  现在,只要走进厦门市海沧医院,你会见到志愿者这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甚至是假期实践的大学生。截至目前,已有260名院内外志愿者积极投入到海沧医院志愿服务工作中,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小狗在干吗啊?吃骨头吗?那你们要不要把东西分给它吃啊?”每周三下午,在厦门市海沧医院儿科病房,总是有一群小朋友一边挂点滴,一边听“故事妈妈” 王欲荷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她今年48岁,来自台湾,家境很好,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曾担任过幼儿教师。后来,丈夫的生意转到大陆发展,她就跟随过来。闲暇之余,她发现自己对讲故事还是情有独钟。偶然的机会,她知道海沧医院儿科病房正开展“为小患儿讲故事”的活动,就决定来参与这项志愿服务。

  王欲荷讲故事时绘声绘色,一会儿捏着嗓子,装成小女孩的口吻来说话;一会儿又压低声音,扮成老人来回答。小朋友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全身心地沉浸到故事的世界中,俨然忘记了自己生病住院这件事。

  王欲荷只是海沧志愿者服务队中的一个剪影。海沧医院院长姜燕说,作为厦门市首家引入台湾志工体系的公立医院,海沧医院已拥有260多位院内外志愿者,陆续开展了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日常院内志愿服务、下社区义诊、送医下乡、送医进学校、举行公益健康讲座等。海沧医院志愿者服务队是医院与患者间的桥梁,给医院的精神面貌从内而外带来很大的变化,“他们都是主动、免费的服务,减少医患矛盾的同时,还能带动周边有爱心的亲戚朋友加入志愿者队伍。”特别是在对“3.18海沧奇迹宝宝”的尽心护理工作中让人感动,带动不少社会爱心人士报名加入海沧医院志愿者队伍。

  在对志愿者服务的回报上,姜燕说,医院也努力给志愿者一份归属感,为志愿者提供免费午餐、休息房间。当志愿者服务积累到一定服务时间后,可以享受医院一些体检项目及其他免费医疗项目,而且服务的时间越长,能享受到医院的免费医疗项目就越多。

  结语

  总投资约2.7亿元、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海沧医院二期工程已于2014年9月顺利封顶,并计划将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二期启用后,海沧医院将拥有开放800张床位,日接待门诊量4000人次以上的能力,这将大大解决海沧片区及周边地区居民的就医难、住院难问题,患者的就医环境也将得到很大的提升,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就医环境。二期工程的启用也将成为海沧医院新的起点。

  展望2015年,海沧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将继续以“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适度超前”,以“三级甲等”医院为建设目标,为海沧片区及周边地区的居民打造更高品质的就诊环境,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促进厦门医疗卫生事业又上一个更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