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海沧医院引进射频消融治疗技术

发布时间:2014-08-13 

  海沧医院肿瘤科始建于2000年,是厦门市最早成立的肿瘤介入科及肿瘤内科。近年来,该科室通过与国内外肿瘤治疗机构及专家的交流与合作,获得了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包括远程会诊研究制定治疗方案、定期及不定期亲临医院现场操作指导治疗。

  近日,厦门市海沧医院引进了先进的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设备,首次在海沧区开展了该项肿瘤治疗技术,在权威专家、江苏省肿瘤医院庄一平教授指导下,已成功开展了多台肿瘤射频消融手术。

  58岁的柯老太多年前在一次体检中,被诊断出患有晚期乳腺癌。得知患病后,她在多家医院求医,做过手术和化疗,但病情都没有得到完全控制。转眼6年多过去了,近日柯老太再次觉得不适、疼痛难忍,便慕名来到海沧医院的肿瘤科求医。医院检查后发现她的恶性肿瘤除了转移到了骨头之外还有一处转移到了肝脏。针对肿瘤在肝脏的转移,医生为柯老太采用了最新的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消除了病灶,缓解了疼痛,最终达到了局部治愈的效果。

  而70多岁的胡爷爷,也同样是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临床运用的受益者。胡爷爷患有胃癌,9年前做了手术。3年前肿瘤复发,最开始时胰腺转移,通过手术进行切除,去年恶性肿瘤再次转移到大腿根部,导致剧烈疼痛无法入睡,经过放疗和局部神经阻滞麻醉都收效甚微。为了抑制疼痛,医生甚至给胡爷爷使用了吗啡,但仍是杯水车薪。听说海沧医院新引进了射频技术,胡爷爷慕名求医,接受了治疗。“第二天就不痛了”,胡爷爷告诉医生。

 

  【技术优势】损伤小且并发症少

 

  厦门市海沧医院党委副书记、肿瘤科主任陈毅德介绍,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西方化、年龄结构的改变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癌症发病率逐年攀升。其中,肝癌和肺癌是两种对国人健康影响最大的恶性肿瘤。同时,肝脏、肺脏又是恶性肿瘤转移最好发的部位,对于这种转移病人,以前的治疗方式无非就是化疗、放疗和中医中药治疗,这些方法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时,对于无法手术的一些肿瘤原发未转移的老年人或是体质虚弱、患有较多基础病的患者而言,射频消融治疗则可以为他们带来新的希望。

  据悉,射频消融作为一种新的有效而微创的治疗技术正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因其具有微创、安全、可重复性,以及对脏器功能损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肝癌及肺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微创手术使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感少,若是在体外穿刺或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的病人,术后观察1天-2天就可以出院休息;肿瘤射频手术可反复进行,前阶段的射频对以后的治疗不影响,通过腹腔镜射频消融手术基本上不形成粘连。该技术使用的电磁波属非游离辐射范畴,因此患者和医务人员都不会受到放射线影响,不需要做任何防护,并且,手术通过高温热效应可将肿瘤细胞杀灭,还能使肿瘤组织周围的血管凝固,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组织的目的,因此,通过射频消融这种微创治疗手段可以达到局部治愈目的。

 

  【治疗原理】射频电流杀死肿瘤细胞

 

  陈主任介绍,射频治疗的原理是利用射频发生仪产生中高频率的射频电流,通过裸露的电极针使其周围组织产生高速离子振动和摩擦,使局部组织细胞蛋白质发生凝固变性和坏死,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组织的目的。由于肿瘤细胞对热的耐受力比正常组织细胞差,42℃以上可有效快速地杀死局部肿瘤细胞,使之发生凝固性坏死;同时可使肿瘤组织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有利于防止肿瘤转移;治疗后的肿瘤坏死物质称为内源性致热源,吸收后可激发患者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能力。

  据悉,该技术治疗方法大致为三种,一是体外经超声引导或CT引导直接从皮肤表面穿刺进入肝脏或肺脏肿瘤放入电极针进行治疗;二是在手术中经电视腹腔镜或胸腔镜在电视直视下对肿瘤穿刺放入电极针,也可在腔镜超声的引导下放入电极针;三是在外科手术中直接放入电极针,进行术中射频治疗,对于手术无法切除的肿瘤,有适应症。此外,对肝硬化严重不能切除的患者也有效。这三种方式在国内肿瘤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运用领域】 小于5厘米的实体肿瘤

 

  射频消融肿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使局部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适用于治疗组织器官的实体肿瘤。由于目前射频电极单次射频消融最大有效直径范围为5厘米,所以仅适用于肿瘤小于5厘米、肝脏肿瘤的数目在3个-5个或以下的病人,以及术后复发无法再次手术的患者。另外,肝癌合并严重肝硬化或身体情况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的病人也可考虑做肿瘤射频消融治疗。

 

  肿瘤科简介

 

  厦门市海沧医院肿瘤科始建于2000年,是厦门市最早成立的肿瘤介入科及肿瘤内科,其前身是鼓浪屿肺科肿瘤及鉴别诊断病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开始收治肺癌及各类早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并于2004年9月迁至海沧后规模进一步扩大。

  海沧医院肿瘤科下设化疗病区、微创介入病区、姑息与康复治疗病区,热疗室、体腔热灌注治疗室;具备完善的检查、诊断及治疗设施,配备有国际先进的纤维及电子支气管镜诊治系统,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新一代体外高频热疗机、体腔热灌注治疗机、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系统,旨在打造一流的肿瘤微创综合治疗平台。在做好常规肿瘤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海沧医院肿瘤科不断探索创新,先后开展了基因检测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热化疗联合治疗、免疫治疗、肿瘤微创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

  肿瘤科经过近十五年的不断发展,已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肿瘤专业治疗团队,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0余人,其中主任、副主任医师7名、肿瘤专业博士1人,硕士及在读硕士以上学历占80%以上,目前为中华慈善总会多吉美、凯美纳患者援助指定医院、福建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科室多名医护人员先后接受过国内外著名医院的专业培训、进修学习。

 

  专家名片

 

  陈毅德,科主任,教授,肿瘤内科学主任医师,福建省抗癌协会理事,福建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原厦门市呼吸中心副主任。从事呼吸内科、肿瘤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在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内科规范化综合治疗、呼吸系统疑难疾病诊断和治疗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大肠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膀胱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淋巴瘤的化疗、热疗、免疫生物治疗,熟练掌握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经皮肺穿刺切割活检、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等。曾在《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国肿瘤临床》、《临床肿瘤学杂志》、《中华肿瘤防治杂志》、《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福建医药杂志》、《中国新药杂志》、《海峡药学》等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或共同承担多项部省级、市级科研课题。多次荣获厦门市“林巧稚精神奖”、“厦门市青年岗位能手”、“厦门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厦门市卫生局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