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知名“分中心”、“示范基地”落户该医院 |
物联网医学示范体系全省首创 今年2月,海沧医院与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搭建物联网分级诊疗平台,成为首批与国家级呼吸病研究机构共建的物联网医学示范基地之一。同时,海沧医院作为中国肺癌防治联盟“百千万工程”联盟单位之一,建立起基于物联网医学的呼吸疾病筛查、肺结节防治、肺癌诊疗的完整物联网医学示范体系。这一模式在全省还是首创。 据悉,分中心和示范基地挂牌之后,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和上海呼吸病研究所将对海沧医院在呼吸病诊疗领域进行有效督导和质量控制,为早期肺癌病患作出更准确诊疗,同时定期对海沧医院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医院医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厦门市海沧医院姜燕院长表示,合作达成后,当医生发现病情较为复杂时,通过物联网医学技术,可预约上海专家在线视频,进行联合会诊。这意味着,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及海沧医院、上海呼吸病研究所专家库远程诊疗的三级联动机制已建立起来,这是全新的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模式。 诊断肺结节发现早期肺癌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国约有75%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5年生存率约15.6%。这一现状不但与缺乏筛查有关,更与缺乏科学鉴别肺结节的方法有关。 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教授表示,从肺结节阶段诊断出的肺癌才是早期肺癌,因此提倡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把诊断肺癌的重点转向诊断肺结节。早发现早治疗能延长肺癌患者寿命,提升生存质量,大大降低治疗费用。 据姜燕院长介绍,今年4月起,医院联合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发动全区肺疾病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在参加肺疾病筛查的2100多名市民中,发现其中超过半数肺功能不正常。其中不少患者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到海沧医院进行治疗。通过发现直径不超过1厘米的肺结节,早期发现肺癌,早期干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呼吸疾病与肺癌防治物联网医学分级诊疗”项目获得了海沧区政府100万专项资金支持,参与筛查完全免费。从今年4月12日到6月12日,参与肺功能筛查共2180人,其中正常1066人,肺功能异常1114人。数据分析显示,60岁以下肺功能异常者比例提升,肺功能异常趋于年轻化;男性人群肺功能异常的比例高于女性。 导报记者 孙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