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陈玲玲:让每位患者能呼吸顺畅

发布时间:2018-07-13 

  名医面对面

  陈玲玲,女,主任医师,厦门市海沧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福建省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慢阻肺联盟委员,厦门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四届副主任委员,厦门市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兼总干事。擅长呼吸系统疑难杂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擅长支气管镜检查及经支气管镜微创治疗技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及微创治疗技术,内科胸腔镜检查及治疗术。对呼吸重症、呼吸循环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抢救经验丰富。

  晨报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夏华珍

  

  呼吸,是每个人生存的最基本权利。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人的呼吸并不顺畅,甚至呼吸困难,这时候就需要白衣天使挺身而出。关注每一位患者的呼吸,让他们呼吸顺畅,是厦门市海沧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陈玲玲的行医之道。

  不辞辛劳深受患者信赖

  29年时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从青涩到成熟所需的韶华。而对于一个医生来说,这其中的每一年,都是给成千上万患者带来福音的时光年轮。

  陈玲玲是厦门本地人,在他们这个家族里,之前并没有医生。陈玲玲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医生这个行业,其实原因很单纯,“小时候自己容易生病,经常感冒、发烧要找医生。当时给我看病的医生都对我很好,给我留下了好印象”。打小就对医生有崇敬之情的她,高考之后毅然选择了医学院校。随后,她于1985年顺利考入了福建医科大学,就此拉开了她从医之路的序幕。

  1990年毕业后,她回到厦门,进入鼓浪屿老二院工作。由于当时医院人手有限,所以需要她频繁值夜班。“晚上值班,就得时时刻刻守着病人,不能打瞌睡或大意”。由于条件限制,她甚至学会了自己为病人做B超、拍X光。也正是因为那些年的经历,练就了陈玲玲独立操作和诊疗的能力。

  考验随时都可能到来。陈玲玲参加工作不久的一天,来自龙海的吴先生被紧急转送而来。经过初步诊断,吴先生患有严重的气胸,呼吸十分困难,必须马上进行急救。“那时候是凌晨2点,值班医生就我一个,等不及上级医生来了,必须马上处理。”通过陈玲玲一系列正确而及时的处理,吴先生的气胸症状很快得到缓解,脱离了生命危险。事后吴先生很惊讶地说:“我在龙海一堆医生帮我看都没看好,你一个年轻医生竟然那么快就帮我把病看好了。”

  还是在鼓浪屿的时候,一位20多岁的年轻姑娘吴欣(化名)找到了陈玲玲。“她第一次来的时候只有二十几岁,但因为长期咳嗽、气喘的原因,人很消瘦,看过去比同龄人苍老许多。”陈玲玲经过检查后发现,吴欣患有严重的肺结核,一侧肺功能已经丧失。由于病情严重,家人又不甚关心,入院后的吴欣总是泪流不止。经过陈玲玲长期不懈的治疗和调理,患者不仅肺结核康复了,还组建了幸福的家庭,生了一个女儿。有意思的是,多年后,这位患者的女儿生病,也来找陈玲玲看病,一家人都和陈玲玲成了朋友。

  由于二院的几度搬迁,从鼓浪屿到集美、海沧(后来海沧医院独立建制),陈玲玲经常奔波多地诊疗患者,也正是因为她不辞辛劳,全力以赴对待每一个病人的工作态度,她赢得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和信赖。

  经验帮她练就“金眼睛”

  2013年,海沧医院独立建制,陈玲玲也来到了海沧医院。“刚到海沧来的时候。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度不高,甚至不少人以为我们是社区卫生院。”陈玲玲知道,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赢得患者的认可。

  在医生圈子里有这么一句话,病理科的判断是金标准。一般情况下,病理科下的诊断就是医生实施治疗的标准依据。但陈玲玲在病理科诊断的基础上,还会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综合判断,用“金眼睛”找出元凶。

  曾经有一位患者,在医院做了病理切片,病理科初步判断为肺炎。但陈玲玲凭借多年的经验,觉得从患者肺部阴影的表现来看,不太像肺炎。在陈玲玲的坚持下,患者又做了一次病理检查,这次检查果然在病理切片中发现了肺癌细胞。由于发现得及时,及时接受手术切除了肺癌,患者得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如果患者当时按肺炎进行治疗,让肺癌细胞继续发展、扩散,后果不堪设想。”陈玲玲说。

  来自莆田的患者陈华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癌,那里的医生劝他尽快手术。但陈华始终不肯接受,听说海沧医院陈玲玲口碑好,抱着一丝幻想,从莆田专门坐车来到海沧医院找她。经过全身查体后,陈玲玲发现陈华腿部曾经有外伤史,结合患者病情,陈玲玲考虑患者有可能是腿部深静脉引起的肺栓塞。经过影像学检查,果然排除了陈华的肺癌诊断,确诊其所患疾病为肺栓塞。经过抗栓治疗,患者康复出院了。

  今年年初,刘女士因为反复咳嗽、发热住进了海沧医院。由于刚入院时CT检查肺部是正常的,于是医生为其按常见细菌感染给予处理。但是陈玲玲在查房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精神萎靡,用抗菌药后,她的气喘症状缓解不理想。这引起陈玲玲的注意,她建议患者再做一次CT检查,同时将她的治疗方案调整为病毒性肺炎的药物。“因为当时是流感季节,综合病情判断,我觉得是流感导致的病毒性肺炎。”陈玲玲说。果然,改成抗病毒治疗后,刘女士病情很快就改善,后来患者康复出院了。“如果继续按细菌感染来治疗,患者病情会发展很快,可能最后出现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