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我院儿科本周六将开展正常儿童生长发育公益讲座

发布时间:2015-01-07 

    一直以来,小哲(化名)的妈妈都在为儿子的身高发愁。别人家的孩子个头年年都“噌噌”地往上长,自己儿子却长得非常慢,跟别人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一开始,她还以为是营养没跟上,就特意调整了营养搭配,也有朋友安慰她,可能是小哲发育得比较慢,等再大些,就能赶上小伙伴了。可眼看儿子都5岁了,却只有96厘米高(正常身高的最低值应该是105厘米),比小区同龄的小伙伴矮了整整一头。小哲妈妈坐不住了,忙带着他到厦门市海沧医院儿科找专门从事生长发育门诊的副主任医师詹娜萍咨询,詹主任仔细地给小哲做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小哲患有“矮小症”,必须马上治疗,否则一旦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以后再想长高就难了。
 

“我们家族的人都不矮啊,小哲的表哥表姐也都很高,为什么单单小哲这么矮呢?”小哲妈妈心里有很多疑惑。对此,詹主任表示, “矮小症”不仅与遗传有关,还与疾病和心理有关,小哲就是内分泌出了问题。但她同时表示,矮小症是完全可以治疗的,“5-11岁是最佳治疗期,年龄越小,治疗效果就越好。因为孩子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生长的潜力及空间越大。同时,孩子年龄越小,用药剂量越小,所花费也越少。等孩子到了15至18岁的发育后期,骨骺接近闭合,生长潜力很小,就不再可能达到理想身高。”

 

怎么判断孩子是否患有矮小症呢?詹主任提醒家长,儿童每年身高增长小于5CM或身高在国内标准P10以下:

 

周岁年龄3岁低于92CM;4岁低于99CM;

 

5岁低于105CM;6岁低于112CM;

 

7岁低于117CM;8岁低于123CM;

 

9岁低于128CM;10岁低于132CM;

 

11岁男童低于137CM、女童低于138CM;

 

12岁男童低于143CM、女童低于144CM;

 

13岁男童低于150CM、女童低于149CM。

 

存在以上情况的儿童可能存在矮身材隐患,应尽快到正规医院或专科门诊就医咨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一些非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1、合理的饮食:多吃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鱼类、豆制品类和乳制品类;另外,多吃含钙食物也有助于长高。

 

  2、适量的运动:运动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同时,身体充分运动后还能增进食欲,对孩子增高有帮助。有助于长高的运动有慢跑、跳绳、跳舞、打篮球、打排球、游泳等。尽量避免举重等会阻碍骨骼纵向生长的运动。

 

  3、父母的关爱:身体的发育受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低年龄的儿童,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明显,一般把儿童由于缺少应有的关爱而引起的身材矮小称为“心理性矮小症”。因此,家长一定要为孩子营造一种健康、关爱有加的生长环境。

 

据了解,我国矮小症发病率大约在3%左右。其发病率虽然高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家长并不了解相关知识、不重视孩子身材矮小的问题。超过半数家长不知道0-3岁就需要观察儿童身高;1/3家长没有科学测量儿童身高的习惯;三成家长误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身高就能追赶上;75%的家长不知道矮小儿童应该去医院生长发育门诊进行检查。

 

为了让更多家长正确认识儿童发育问题,本周六(1月10日)厦门市海沧医院儿科詹娜萍副主任医师将开展正常儿童生长发育公益讲座,现场参与市民可直接面对面与儿科专家交流,前20名到场市民还可获赠小礼品。

 

讲座信息:

时间:2015年1月10日(周六) 上午 9:00-10:30

地点:厦门市海沧医院门诊部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