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医院二期工程完成后全院鸟瞰效果图。
海沧医院院长姜燕在揭牌仪式上致辞。
【编者按】
厦门市海沧医院,源自创办于海上花园、钢琴之岛鼓浪屿的“救世医院”。穿越百年,传承至今,海沧医院现坐落于厦门市城市副中心、新港区——海沧投资区生活区。
在揭牌仪式现场,老照片展览引人注意。照片展以《百年救世传承 今日缘定海沧》为主题。一张张历经风霜、已经发黄的老照片,诉说着厦门市海沧医院发展115年来的沧桑。正如市卫生局副局长洪丰颖所说,“百年救世,缘定海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海沧医院将以锐意创新的改革促进发展,向三级甲等医院的目标迈进。
本报记者 刘蓉 通讯员 蓝玉培
昨天上午,市级医院——厦门市海沧医院举行了揭牌暨二期工程开工奠基仪式。
朝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迈进
据厦门市卫生局介绍,根据《关于恢复厦门市海沧医院建制的批复》(厦委编[2013]35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布局,提升海沧区整体医疗卫生水平,厦门市第二医院海沧分院从厦门市第二医院分离并独立建制,恢复厦门市海沧医院。厦门市海沧医院为全民事业单位,隶属于厦门市卫生局管理。
厦门市海沧医院未来三年将在市、区共建下,朝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迈进。
厦门市海沧医院实行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运行机制,理事会是医院的决策权力机构,负责确定医院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行使医院重大事项决策权。
二期工程将于2015年建成
近年来,海沧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辖区内常住人口迅猛增长,医院原有规模远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群众“看病难”问题十分突出。市委市政府2012年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海沧医院二期工程”项目确立,并于今年7月动工建设。
据海沧医院院长姜燕介绍,该院二期工程为一栋新建建筑面积49000平方米的门急诊、医技和住院综合楼,设计楼层19层,住院床位500张,预计2015年项目建成后,医院将拥有实际开放床位800张、日接待门诊量5000人次的能力,并将完成所有学科的二级分科,项目总投资为2.7亿元。
同时,在市、区二级政府的支持下,争取三年内建成市级重点学科或规划重点学科2-3个。三年内使厦门市海沧医院医疗设备资产总额由现有的5千万元提高到2亿元以上。在厦门市海沧医院专科设备购置方面,海沧区人民政府每年还会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链接】
厦门市海沧医院百年沿革
鼓浪屿医院历史资料图片。
昨日,海沧医院二期工程奠基仪式。
厦门市海沧医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
●1898年,美国归正教会创办鼓浪屿救世医院,院址在河仔下,初设病床30张。创始人郁约翰博士(1861—1910),为美籍荷兰人,是医学和建筑学双博士。
●1902年,郁约翰博士创办医学专门学校,学制五年,从1902年至1932年共招收学生六届,毕业40余人。这是厦门第一所西医学校,开创了厦门医学教育之先河。
●1923年12月,厦门鼓浪屿救世医院创办护士学校,并开始招生。从1923年到1952年共招收学生22届,每班3到10多人不等,各届毕业生共100多人。
●1931年10月,鼓浪屿医院成立,这是一所民办侨助的医院,地点在福建路。
●1953年,鼓浪屿医院由人民政府接办,改称市妇产科医院,1954年改称为市第三医院,以产科为重点。
●1958年1月,与第三医院合并,更名为鼓浪屿医院,院部设在福建路,为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等科室的综合医疗机构,分院在河仔下,为肺结核专科。
●1958年春,鼓浪屿医院开办了卫生学校。自1958年2月至1963年共培养学生200余人。恢复院办卫校五年后,发展成为省十一所中等卫生学校之一,毕业生分配到省内外。1963年院校分设,卫生学校(为厦门卫校的前身)迁往厦门市区石泉山。
●1966年改称“反帝医院”。
●1970年3月迁往龙岩,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医院(为龙岩市第二医院的前身)。与此同时,在原二院旧址组建了鼓浪屿区人民医院和厦门市医院第三病区。
●1978年以后,随迁龙岩的医院职工大多数陆续回迁厦门。
●1998年4月20日起,医院陆续迁至海沧,成立厦门市海沧医院。
●2013年4月,厦门市海沧医院恢复独立建制,成为海沧区惟一的市属三级综合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