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一个岗位上工作30多年,意味着把所有的青春奉献给了这个职业。为庆祝“5·12国际护士节”,厦门市海沧医院表彰了长期战斗在防病治病第一线、护龄长达30年以上的10名护理工作者。记者采访中得知这10名护理工作者中,有2位既是同学、又是同事的护士姐妹花。一位是护理部主任陈爱珠,一位是普外科护士长柯巧芸。
海沧医院领导与受表彰的护士合影。(第一排左起分别为陈爱珠、何丽琼、蔡宝缄、陈金莲,
第二排左起护士分别为饶夏冰、柯巧芸、颜玉花、陈敏燕、刘玉芬、张白玫)。
护士关爱病人。
护士在给患者讲解护理常识。
1979年,陈爱珠、柯巧芸一起考入厦门卫校,成为同班同学,1982年,她们在厦门卫校毕业之际,一起站在林巧稚像前,立下“南丁格尔”誓言。之后,两人进入同一所医院,被分到了不同的科室,用她们的话说,“陈爱珠主内,柯巧芸主外。”两人虽然不在同一科室,却共同奋斗在护理临床一线,两人互相勉励,一起考职称,一起晋升护士长,一起到护理部工作。这对姐妹花在护士岗位上奉献了三十多年,对工作的敬业程度令人钦佩。
临危受命挑重任 毅然走进非典病房
2003年初,非典病魔突袭,厦门市海沧医院作为厦门市收治“非典”工作的唯一定点医院,更是站在了风口浪尖。接到担任隔离病房护士长的通知,陈爱珠没有一丝犹豫,毅然踏进隔离病房。每天陈爱珠护士长要带领护士穿着4层厚的隔离服穿梭于各个病房之间,为隔离病人送饭、送水、治疗,并处理污物。
为防止传染,隔离病房里的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完全跟外界隔离,无法跟家人团聚,日子一久,护士们多少有些牵挂家人,陈爱珠作为护士长,不仅脏活累活抢着干,还像大姐一样照顾着姐妹们的生活,舒缓她们的压力,鼓励大家坚定信念、顽强坚持。对待隔离病人,陈爱珠以她温柔的性情像亲人般关心着他们,走到他们中间与他们心贴心地交谈,讲解科学知识,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经过一次次的磨砺,陈爱珠护士长带领护士们出色地完成了抗击非典的任务。
用心护理用爱呵护 传播南丁格尔精神
作为普外科护士长的柯巧芸也不甘示弱,牢记医护工作者应以患者至上、服务为先的宗旨,长期热心帮助患者,多次组织为患者捐款捐物。
有位长期卧床的80岁高龄患者,后背、骶尾、双髋的骨隆突处发生了多处大小不等的褥疮,有的甚至出现腐肉和渗液。因种种原因,家属办理住院后便疏于照顾。柯巧芸得知后,主动承担起老人的换药工作。每次换药都要一个小时以上,面对腥臭腐烂的伤口,柯巧芸帮老人翻身,叩背,洗脸,擦浴……日复一日,周而复始,柯巧芸以最大的耐心和爱心照顾陪伴痛苦无助的老人。
在柯巧芸护士长的带领下,普外科医护人员纷纷为老人买来面包、牛奶、水果等食品,值班护士则轮流为老人打水送饭。患者出院前拉着柯巧芸的手说:“护士长,谢谢你们照顾我这么长时间,我下辈子都不会忘记你!”这一幕不仅感动了患者家属,更感动了海沧医院的护理团队,她们为自己的不懈付出感到无悔,为自己的神圣职业感到自豪。
共同走进台湾慈济 感悟传播人文关怀
陈爱珠和柯巧芸在工作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2012年,陈爱珠和柯巧芸作为市护理学会专家,一起前往台湾花莲医院,接受台湾慈济的专项培训,积极吸纳台湾慈济医疗系统的人文精髓。
培训回来后,两人积极在科室开展学习,交流学习心得。这些宝贵的经验,在后来海沧医院打造“人文关爱病区”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陈爱珠还作为人文关爱病房的指导老师,结合“优质护理”、“病人和医护人员两满意”等活动,不断改进医院医疗和护理理念,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
【记者手记】
在厦门市海沧医院荣誉簿上,有很多记载都与陈爱珠和柯巧芸有关:厦门第一届十佳护士、优秀护理管理工作者、厦门首个“省护理科技成果奖”、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作为医疗战线上的典范,她们获得的每一项荣誉都可谓实至名归。
其实在海沧医院,跟她们一样扎根于医院,将青春奉献给医院的医护人员非常多,不管是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还是三十几年,她们对医护工作的热情都如熊熊烈火,不会随岁月流逝而有丝毫冷却。我们相信,医疗战线有了这些可爱的医护人员,会让医患关系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