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身着白衣 不负生命重托

发布时间:2019-08-19 

海沧医院神经内科“绿色通道”创造生命“奇迹”

 

▲伍能生主任和神经内科护士长等人入户了解患者康复情况

 

▲神经内科主任伍能生(左)和主治医师许逸琛在病房内查看患者病情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但对于大多数医生而言,医师节,“紧张、忙碌、抢救”仍是他们过节不变的主旋律。在厦门市海沧医院神经内科,医生们每天都在与死神赛跑,为那些危重病人架起了一条条生命通道。

    

1.两小时“不离不弃”按压,齐心创造生命“奇迹”

“医生,我感觉上腹部疼。”6月24日,住在海沧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的50岁何女士(化名)微皱眉头,神志清醒地向医生表述她的不适。而在此的2个小时前,心内科聂志华主任医师刚刚为她进行完会诊,根据她的临床症状表现,建议患者做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可能性。当时,恰逢神经内科许逸琛主治医师值班,许医生关切地问道:“刚才给您开的药,您吃了还是没有缓解吗……”许医生的话还没有问完,卧床休息的何女士,突然意识不清,口唇紫绀,并伴有肢体抽搐,小便失禁。

“不好!这是阿斯发作了。”许医生心里咯噔一下,急忙大喊:“快来抢救病人!”当班的三名护士闻声赶来,神经内科主任伍能生、心内科值班医生巫晓强副主任,还有从家里特意赶来的心内科聂志华主任和章伟平副主任,总共8名医护人员齐心协力与死神展开一场“拉锯战”。他们轮番上阵,为何女士施行心肺复苏。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10分钟、20分钟、30分钟……通常猝死患者抢救30分钟以上,还不能恢复自主心跳和呼吸,就可以宣布停止抢救。但当时,参与抢救的8名医护人员,没有一个人有“放弃”的念头。1个小时,2个小时,约1.5万次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后,奇迹出现了,患者恢复了自主心跳。所有的医护人员精疲力竭,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病人抢救过来后,随即被迅速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救治,接受精心医治一段时间,病情稳定后,又转到专科医院进一步诊疗。


2.医生不只开药,除了关爱还是“良师益友”

在很多外人眼中,医生就是治病救人的职业。但事实上,很多临床医生是一个“多重身份”的复合体。

在神经内科,有一位76岁的老阿婆,因为急性脑梗,被儿子送往医院治疗。可是一个星期后,儿子却“跑单”了,之后一直处在失联状态。阿婆病好了,却无处可去,医院不但承担“垫钱”的风险,医护人员还要时常担当阿婆儿女的角色,经常对她嘘寒问暖,给予特殊的“关照”。

许逸琛主治医师说,经常在查房时,碰到一些孤独老人,问着问着,老人就伤心痛哭。作为一名医生,他们可能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有很多的病历需要填写,但是有时候安慰意义不亚于治疗意义。医生给病人开的第一张处方可能不是药物,而是关爱。倾听患者的报怨哭诉、给予适当的安慰,担当起良师益友的角色。

有时候,医生更是患者生活中的居家随访管理员,因为很多脑血管病患者,恢复后会留下一些后遗症,导致行动不便。医护人员为了了解患者康复情况,要定期串街走巷来到患者家中,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用药建议。

有人问,医生是谁?是人类健康的守护神,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离不开医生的陪伴。医师节的设立,希望尊重医生能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3.累得只想休息,但更盼被患者“充分信任”

神经内科许逸琛主治医师说:“当时,我们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病人抢救过来。她还那么年轻,哪怕只有一丝生的希望,我们也要为她提供机会。”事后,病人抢救过来后转院治疗。但出院时,家属并没有100%理解医生的良苦用心,在他们看来,病人住院一周了,医生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些问题?等到这么严重了,才来抢救?厦门市海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伍能生说,家属着急的心情,医生都能理解。但事实上,这位患者在来医院住院前,已经多次发生晕厥,医生为她做了多项的辅助检查,均未发现异常。即使是在此次发生猝死时,其症状也不典型。事后,通过分析,医生考虑病人可能是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猝死。而医护人员在关键时刻,及时抢救,抱着永不放弃的态度,恰好在抢救的黄金时间,通过心肺复苏,为患者提供了生的机会。“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往往合并有其他的并发症,有的可能症状不典型。”伍主任表示,但医生和患者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没有一位医生希望病人被耽误。在医师节这个特别的节日里,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心愿,就是多放假两天,好好休息;再则希望患者及家属能对医生给予更多的理解,我们希望在一个和谐和被充分信任的氛围中,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4.多学科紧急联动抢救脑卒中患者

据了解,厦门市海沧医院神经内科,现有床位30张,医护人员25人,担负着厦门市海沧区及漳州部分区域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工作,尤其擅长脑血管病(如常见的脑梗死、脑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癫痫、偏头痛、帕金森病、神经肌肉病、脊髓疾病等专科病的诊治。年接诊神经系统专科病人1万余人次,年住院神经系统专科病人近千人次,科室独立开展脑电图、肌电图、TCD等辅助检查。

海沧医院还是首批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单位之一,为了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医院成立了脑卒中抢救绿色通道,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不久前,一位71岁的脑梗死患者陈先生(化名),在家突发一侧肢体偏瘫。该患者平时长期在伍能生主任的门诊看病,对于脑卒中科普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发病后1个小时内就到达海沧医院。

120送达医院后,神经内科启动脑卒中抢救绿色通道。从急诊科、检验科、影像科,到药房、神经内科,多学科紧急联动,立即展开各项抢救工作。伍能生主任说,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脑卒中后有黄金4.5小时之说,即在这个时间档内,溶栓成功,病人有望恢复正常,所以在陈先生入院到溶栓,只用时半个小时,随着溶栓药物的进入,陈先生最终化险为夷。

在闽南,有不少人出现脑卒中症状时,家属因为不懂得判断,会误以为是中暑或者是火气大而被延误。在此,伍能生主任也教大家三招识别脑卒中患者:1、看笑容:让患者笑一下,看笑容是否对称。2、看双臂:让患者平举双臂,看是否单侧无力。3、听声音:让患者讲一句话,看是否可以清晰表达,没有含糊不清。以上三点只要出现其中任何一点,别迟疑,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救援。

“脑卒中患者千万不能舍近求远。”伍能生主任强调,如果发现有人突发脑卒中,一定要以最快的时间,安全地把患者送到一家有脑卒中抢救资质的医院。因为,时间就是脑细胞,时间就是生命。谈到“有脑卒中抢救资质医院”这个问题,伍能生主任说,厦门市海沧医院系市属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编制床位600张,实有床位数616张,共包含36个科室。除了是上述提到的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单位之一外,医院目前处于快速发展期,完全有能力治疗担当常见病、多发病,部分疑难病的诊疗工作。


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夏华珍 图片由海沧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