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5日•海西晨报• 第A11版 • 名医周刊
李文明 中共党员,厦门市海沧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福建省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心电学会理事,福建省海医会心律分会理事。厦门医学会老年分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学术研讨会成员。全国心血管疾病第一届介入培训班成员。擅长冠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治疗,在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介入治疗随访、心律失常、血脂异常、风心病等心脏疾患诊治有较高的造诣。门诊时间:每周一下午、星期四全天。
晨报记者 曾昊然
实习生 江婷婷
记者推开厦门市海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李文明办公室的门,一走进去就看到好几位患者在候诊。和患者嘘寒问暖,为患者把脉问诊,这些早已融入李文明的生活。忙的时候他一天要为几十位患者看诊,连上洗手间的时间都没有,但他毫无怨言。他说:“只要能看到患者康复,我再忙碌都值了!”
从医之路
他是家族里第一个医生
“我并非出生于医生世家,其实我是家族里第一个医生。”现年49岁的李文明谈起第一次萌生想成为医生的念头时说:“从小我就觉得医生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身边的亲人都对医生很敬重,尤其是我父亲。”
“医生是最可敬的人”,或许是受幼年时这一认识的影响,又或是念初中时被脸上的疣所困扰,结果被医生妙手治好,李文明坚定了要成为一名医生的目标。1987年,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全部选择了医学类院校,最终被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录取。
毕业后,李文明回到老家的安溪县医院工作,在那里他度过了14年的“大内科”时光和10年的“心内科”时光。李文明说:“做医生基本都是从‘大内科’开始,每个科室轮换着来,四处积累经验。只有综合能力强,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治疗。”
正如李文明所言,14年在“大内科”积累的经验,让他能够将在医学院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双管齐下方能更好地应对患者变幻莫测的病情,挽救患者的生命。
2016年4月,厦门市海沧医院为引进人才进行公开招聘,李文明接到这根“橄榄枝”,成为海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3年过去了,如今的李文明还兼任福建省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心电学会理事、海峡医药学会心律分会理事以及厦门医学会老年分会常务委员。
救死扶伤
挽救患者生命很有成就感
前两年,海沧医院建立了导管室,引进先进的DSA系统,组建了一支由4名医生和2名护士组成的优秀队伍———心内科介入团队。这是一支思想觉悟高、专业技术过硬、凝聚力和战斗力极强的队伍。李文明成为团队主力成员,他与队友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建了“抢救急性胸痛患者绿色通道”,和时间赛跑,与死神作斗争。
2018年5月一天深夜,40多岁的黄先生突发心梗,大汗淋漓,胸闷胸痛,被紧急送到海沧医院后出现心跳停止的惊险情况,生命危在旦夕。
“当时患者全身抽搐,是深度休克状态。”李文明回忆,当他带着心内科介入团队对黄先生进行救治时,患者意识不清,打了镇静药后还不停乱动,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团队中的章伟平主治医师半趴在操作台尾端,双手与前胸并用控制住患者,使他和聂志华主任、心内科谢萍萍主管护士得以“一展身手”,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2019年5月22日凌晨,李文明接诊了一名令他永生难忘的患者———107岁高龄的林阿婆。当时,林阿婆突发胸痛,症状持续未缓解,被急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由于患者超高龄,且病情重、风险大,在场的医生和病人家属都拿不定主意是保守治疗还是立即手术。他和胸痛中心团队经过多方判断迅速得出结论:患者前壁心梗,不做手术,心脏猝死的机会大。结合患者的整体情况,手术利大于弊。于是,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团队立刻为林阿婆实施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术后,林阿婆情况稳定,一周便康复出院。
“这位107岁的林阿婆,是我们院接治的最年长的患者。”李文明说,对于这么高龄的患者,医生不仅要具备准确的风险评估能力,手术过程中又要有强大的恒心、娴熟的技巧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李文明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朋友圈,说:“这是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手术,很有成就感!你看我还发了朋友圈。这是我被点赞数最多的一条。”
科室荣耀
收获锦旗和感谢信50多份
李文明还与记者分享了一张他和患者的合照。他说:“这是来自洪都拉斯的一位工程师,他到厦门出差,周末午间突发急性胸痛入住我院。我们团队及时赶到,开通了他堵塞的冠脉血管,他的病情很快就转危为安。”
记者了解到,在科室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海沧医院心血管内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和一面旗帜。近年来,该科室收到患者的感谢信、牌匾、锦旗共计50多份。
“衷心地感谢你们,你们不愧是文明科室……新的一年里,祝你们在优秀的李主任的带领下,以更高超更精湛的医术救治更多的患者,给更多患者带来福音。”这是海沧医院心血管内科救治过的一位林姓患者送来的感谢信,也是许多有类似经历患者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