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0日•海西晨报• 第A12版 • 名医周刊
晨报记者 曾昊然 通讯员 夏华珍
不幸患上食管癌,手术15年后,又不幸被诊断出肺癌,邓老伯的运气有点糟糕。万幸的是,他在厦门市海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顺利康复。专家表示,两种癌同时出现在一人身上的病例,在临床中并不罕见,但其手术难度和风险都非常高。
邓老伯今年72岁,2004年因患食管癌,在医院做了“食管癌根治术”,术后病情控制较好。没想到去年春节前,他出现咳嗽、咳痰。因为一个月情况都未好转,他到医院检查胸部CT,竟发现左上肺靠近肺门处有一个大肿块。近期,邓老伯到厦门市海沧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左上肺中央型鳞癌”。医生表示,邓老伯这一情况不属于食管癌术后转移,而是双原发灶、多器官癌肿,指的是患者在身体不同脏器同时发现两处或两处以上原发癌肿。
该院胸心外科段明科教授及兰峻斌主任团队为邓老伯制订了手术方案。因15年前的手术切口和此次要实施的手术切口在同侧,此前的手术可能导致胸腔内广泛粘连。为减少创伤及保持术后美观,专家们决定在手术中通过胸腔镜进行探查。如果胸腔内广泛致密粘连,则在原手术位置上进入。探查结果不出所料,鸡蛋大小的肿瘤及淋巴结与上叶支气管、肺动脉致密粘连。为此,专家们将这些病变组织全面清除,之后又重建支气管、血管,并进行淋巴结清扫。虽然食管癌术后形成的胸腔粘连为手术增大了数倍的难度,但专家们经验丰富,成功完成手术。邓老伯术后顺利康复,现已出院回家。
兰峻斌主任介绍,近年来,癌症病人中双原发灶、多器官癌肿发生率较以前增多,目前原因还不好界定,且这种情况会给手术操作增加许多难度。他提醒市民,对于预防癌症,最好的办法是每年定期进行身体的全面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的市民,更要密切关注,增加体检频次。